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信息 > 正文

就业信息

致2022届毕业生的一封信

时间:2022-06-27    点击数:

亲爱的2022届毕业生:

当前正是广大毕业生同学求职就业的关键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学校会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和岗位,想方设法为大家提供好就业服务。同时也希望广大毕业生同学能够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和自身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就业心态、转变择业观念,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顺利毕业,及时就业。

首先,认清形势,树立信心。

当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一是市场岗位供给减少,政策性拓岗增量有限,而就业需求大幅增加;二是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滞后于社会需求结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三是房地产、“双减”、互联网反垄断等国家政策调整,毕业生在这些领域的就业状况也受到较大影响。

树立就业信心,学会危中寻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极具韧性,政府拥有充足的政策空间稳定经济增长,且各项促就业政策也不断推出。同学们可以留意疫情防控条件下催生的新需求、新职业、新岗位,积极面对、适应线上招聘和求职方式,及时调整自身需求和求职策略,扛起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主动服务国家需求。

找准自我定位,明确就业目标。

就业是人生的一次抉择,站在十字路口上,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条件、社会资源等因素,认真评估自身能力,合理确定就业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论是考研、就业、创业、参军入伍都要有清晰的规划,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对待就业更不能存在回避心理,甚至是逃避心理,及时调整“慢就业”心态,增加对社会、家庭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去就业。

主动接受挑选,早日落实就业。

就业是双向选择,取决于行业的需求和学生的意愿,但面临目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作为求职应聘者,同学们要以谦虚的姿态、饱满的就业激情主动接受用人单位的遴选,在求职应聘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本领、技能,早日落实就业,实现高质量就业

其次,积极行动,抓住机遇

当前正是毕业离校前的求职关键时期,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掌握线上求职技巧,积极精准投递简历,一边做好疫情防护,一边积极就业。

一是高度关注优质就业平台,拓展就业信息获取渠道。

同学们要精心准备好自己的简历,掌握线上求职技巧;密切关注教育部“24365”平台、学校及学院发布的各类就业信息;根据个人就业意向,关注行业性、区域性就业信息平台和渠道。

二是学校搭建网上招聘平台,助学生就业

学校通过邀请优质企业进行空中宣讲招聘,进一步拓展高质量就业渠道;举办专场线上双选会实现与各专业毕业生的精准匹配;与工作啦、智联招聘等稳就业专场线上双选会和“人人有岗上”促就业平台联招双选会等招聘实现毕业生人人有岗,保障岗位供给。

三是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各省、各地市均出台了促进就业创业政策的“大礼包”。希望大家认真关注教育部普通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普通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政策、普通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政策及各地市为引进人才制定的地方性政策等。大家要善于运用政策优势,通过优质就业平台筛选捕捉符合自己意向的就业信息,利用好线上招聘平台,尽快实现就业。

最后,理性处理好几个问题

一是要不要二次考研?

统计显示:二次考研只有不足20%的毕业生能够成功。要不要“二次考研”?首先考虑三个要素:一对科研很感兴趣,很适合做科研;二基本功很扎实,第一次考研过线甚至参加了复试;很有毅力、能持之以恒;三具备离开校园也能坚持按步骤备考的环境和条件。如果三者皆备,那么可以一试。建议关注学校的“科研助理”相关政策。如果需要再思考一下,建议不要再犹豫,抓紧时间锚定招聘岗位投递简历;多数人才优惠政策都是针对应届生的,且招聘时间有限。

二是公考悬而未决怎么办?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报录比高达68:1,河南省公务员报录比为 75:1。原本每年3月就该进行的各地“省考”出现了部分推迟,一些全身心准备考公的毕业生的就业也因此悬而未决,感到“就业焦虑”。怎么办?建议处理原则是:如果有offer,就尽快签约保底;如果有意向单位,就尽快达成一致,实现签约;如果无offer、无意向,就尽快落实。公考成功后可以协商解约,公考出现意外也可以避免陷入“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

三是“先就业再择业”还是“先择业再就业”?

建议“先就业再择业”,绝不意味着仓促就业、随便就业,而是根据客观现实,适当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在初涉社会阶段,毕业生最需要的还是个体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这会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事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有效填补现实职业与理想职业的鸿沟,在实践中明晰职业发展路径,逐步实现“就业、跨越、理想职业”之间的三级跳。

再者,求新、逐梦、过渡性选择,灵活就业有什么优势?

从2019年开始,“灵活就业”已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且关注度不断提升。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数据统计,2020~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率超过8%。灵活就业的内涵外延不断扩展,包括但不限于如律师、歌手、模特、翻译、直播、家教、摄影师、设计师、自媒体从业者等。灵活就业追求“为自我实现而工作”,看重工作的自由度和舒适度,逐渐从保守观念中的“不务正业者”转变为令人羡慕的“不受束缚者”。作为求新、逐梦、过渡性选择,同学们可做参考。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希望广大2022届毕业生勇敢面对当前就业形势,不断适应线上求职,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抓住行业和新兴产业招聘机遇,尽早顺利就业。衷心祝愿每一位毕业生乘风破浪,不负韶华,早日实现个人梦想。

招生就业处

2022年5月17日


上一条:专业引领,逐梦起航欧典西特色专业顺利开班
下一条:“就”在郑科,“职”等你来,情系母校促就业2022郑州科技学院校友企业书记校长访企拓岗直播带岗活动

关闭

地址:郑州市二七区马寨工业园学院路1号 网址:http://www.zit.edu.cn 邮编:450064

豫ICP备:14014431号-2 招生热线:0371-56150666; 0371-56150888; 0371-5615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