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简介
《机器人控制技术》是物联网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对所学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一次综合实践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科技报国的情怀、科技创新的意识和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具备综合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机器人的模型设计与搭建和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与智能控制算法设计,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融合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创新思维、思辨能力、合作意识与协调组织能力。
二、课程团队
机器人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团队由5人组成,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1人、中级工程师2人、助教1个人。课程负责人长期从事机器人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高,连续三年荣获郑州科技学院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还荣获了河南省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连续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的不同赛项,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不同的奖项。
课程团队其他成员均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和工程实践经验,分理论和实验模块讲授《机器人控制技术》课程,在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管理等方面分别做了突出的贡献。
三、课程实施
(1)教学实施过程。紧密围绕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的培养和提高,科学合理地将课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实践四个阶段,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实施课程的四个阶段。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环节
针对课程内容,教师提出若干问题并发布学习要求,由学生基于问题进行资料查询、调研,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反馈的问题进行汇总分类和分析。
2)课中环节
根据课前调研结果和问题汇总组织课堂讨论,采用头脑风暴、分组讨论等形式实现“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生思维;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难以理解的各类问题、对课前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共性问题;同时根据讲授内容的不同,辅助以讨论课、答辩课等形式总结分享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思路和对应的解决方案。
3)课后环节
学生趁热打铁巩固反思所学知识,通过课后作业、在线学习平台补充学习等深化学习印象。
4)实践环节
实践课程根据学生人数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通过基础实验、仿真实验再到实物平台搭建,逐步递进,使学生自然融入到实验过程;在调试过程中会适时开展专题研讨会,引入学生们学习机器人控制技术的经验和心得。
(2)实践课堂: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大部分时间为实践,先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基础的实训项目,然后到校外实践基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实践课堂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项目式、虚拟仿真、案例式等教学方法。
实践课堂
四、课程特色
本课程在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是搭建了前置基础专业知识与创新实践的一个桥梁;二是培养学生同时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三是培养和遴选拔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本课程在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课程的创新特色主要有以下三点:
1. 课程使用具有郑州科技学院特色的自编教材。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出发、贴合学生实际情况,实训实践项目难易程度适中,学生接受度高,过程完全可控。
2. 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践”的创新教学模式。探索对分课堂、翻转课堂的授课方式,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内外联动,体现“实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会创新”的教学内涵。
3. 搭建了创新实践和学科竞赛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连接桥梁
本课程直接和间接引导学生关注新技术、提高自身创新实践能力,培育的优秀方案设计项目,实现了从方案设计、项目遴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专业竞赛到社会服务的无缝链接。
五、应用效果
(1)课程团队成果丰硕。课程获得郑州科技学院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课程采用教材为自编教材《智能机器人技术》,基于该课程申报并立项了2021年度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智能机器人路径规划虚拟仿真”,发表机器人相关论文3篇,实用新型专利5项。
郑州科技学院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2021年度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部分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
部分发表论文
(2)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课程成果丰硕,参加学科竞赛获得优异成绩,立项多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的部分奖项
学生获得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3)课程受到学生一致好评。课程团队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培养和提升利用专业技能服务社会的能力,课程教学质量好,应用效果显著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生评教结果